脖子上的“小肉揪”丝状疣大揭秘!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温馨提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01 3.3万

丝状疣是什么?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周璟介绍,丝状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良性增生,属于寻常疣的一种。它的典型特征是细长柔软的丝状突起,颜色接近正常皮肤或呈浅褐色,常见于颈部、眼睑、下巴等部位。通常不痛不痒,但可能影响美观。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皮肤摩擦、共用剃须刀、毛巾等物品。

自体接种:抓挠或摩擦疣体后,病毒可能扩散到周围皮肤,导致新疣体出现。

HPV亚型:丝状疣通常由低危型HPV(如HPV 2、4等)引起,与宫颈癌无关(高危型如HPV 16、18才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

如何治疗丝状疣?

● 物理治疗(适合快速清除)

冷冻治疗(液氮):通过低温破坏疣体,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激光/电灼:精准去除疣体。

● 药物治疗(适合不宜物理治疗者)

水杨酸制剂:软化角质,促进疣体脱落。

维A酸乳膏:调节表皮细胞生长。

免疫调节剂(如咪喹莫特):刺激局部免疫反应清除病毒。

三氯醋酸:化学腐蚀疣体。

中药外洗外敷。

不治疗会自己好吗?

约一半的丝状疣可能在2年内自行消退,但由于它具有传染性(可能扩散或传染他人),建议尽早处理,尤其是:疣体数量多;影响美观或容易摩擦刺激;免疫力较低(如糖尿病患者)。

能自己揪掉吗?

绝对不行!有些人觉得丝状疣只是个小肉揪,顺手揪掉就好了,但这样做风险很大:

传染风险:HPV病毒主要藏在疣体根部,强行撕扯可能导致病毒扩散,周围皮肤可能长出更多疣体。

继发感染:破损的皮肤可能被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疼痛。

正确做法:避免抓挠、摩擦,及时就医,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丝状疣和宫颈癌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

HPV家族有200多种亚型,分为高危型(如HPV 16、18,与宫颈癌相关)和低危型(如HPV 2、4,引起丝状疣、寻常疣等)。丝状疣不会增加宫颈癌风险,也不会转变成尖锐湿疣(由HPV 6、11引起)。

打了HPV疫苗能预防丝状疣吗?

不能。

目前HPV疫苗(如二价、四价、九价)主要针对高危型HPV(预防宫颈癌)和部分低危型(如HPV 6、11,预防尖锐湿疣)。但丝状疣的HPV亚型(如2、4)不在疫苗覆盖范围内,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感染丝状疣。

HPV疫苗对比:

如何预防丝状疣?

避免直接接触:不共用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

保护皮肤屏障:避免抓挠,皮肤有破损时及时消毒;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及时就医:发现疣体后不要自行处理,尽早到皮肤科就诊。

丝状疣虽然是个小问题,但具有传染性,不建议自行处理。治疗方法多样,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冷冻、激光或药物。HPV疫苗不能预防丝状疣,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免疫力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发现皮肤上有可疑的小肉揪,别犹豫,找皮肤科医生帮忙最靠谱。


责任编辑:贺照阳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