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变身民生阵地,济南“党建+”激活清凉一夏

壹现场 昨天0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史安琪

2025年,济南市国动办坚决扛起“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锚定“建设强省会、勇当排头兵”战略目标,以战备能力提升与服务民生发展双轨并进为路径,奋力推动国防动员事业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突破,为强省会建设筑牢坚实安全屏障。

开启避暑纳凉季

全市九处站点开放

六月的济南热浪初显,纬十二路人防工程内却是一片怡人景象。6月21日,济南市人防工程避暑纳凉暨“清凉一夏”便民服务活动正式启动。全市佛慧山、千佛山等9处总面积11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开放。今年,“清凉一夏”便民服务活动从6月2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历时72天。

该项目作为2025年济南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由济南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济南将“地下长城”打造为提供免费饮水、文艺演出、健身休闲等功能的“红色驿站”,全力兑现民生实事承诺。济南市国动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洪伟表示,济南市国动办坚持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让地下工程成为大家“进得来、坐得下、待得住、玩得好”的便民空间。

九大纳凉点如珍珠般散落在济南城区,分别承载着特色服务功能。佛慧山人防工程依托“济南国动初心长廊”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千佛山人防工程结合“威龙酒窖”融合文化体验;经十一路英雄山人防商城则突出便民购物功能。每个站点入口处,“六个一”基础服务标识格外醒目——从一套舒适座椅到一排充电桩,从急救箱到书报架,细节之处尽显惠民温度。

党员干部化身现场守护者,在全市纳凉点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全天候维护着有序的纳凉环境。“这里有书看、有水喝,比在家里开着空调还舒服。”在经四路人防工程内,带着孩子来避暑的张女士边翻阅免费报刊边说。

创新“党建+”服务体系

打造“清凉一夏”多元平台

“清凉一夏”活动背后,是济南市国动办创新构建的“党建+”服务体系。在纬十二路人防工程“百姓星光聚场”的舞台上,社区党员文艺队、青年学生演出团、银发艺术团正轮番登场,正在开展的文艺汇演让这里欢声不断。穿过“百米廉廊”,几位老人驻足普法e站的电子屏前,观看国防动员法规的动画讲解。

济南市国动办通过“党建+项目”融合模式,搭建了政企协同平台,强化了党员责任担当,构建了长效服务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动,实现政策指导与技术支持的无缝衔接;以“党员先锋岗”为载体,推动技术难题攻关、隐患排查等重点任务的落实;通过定期联学、联合督查、经验共享,推动项目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提升、共促进。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国动办服务矩阵的内涵不止于此。在多个站点设立“红色健身角”并配有多类运动器材;结合七一、八一节点组织的红影展播排片表已张贴上墙。此外,联合卫健委、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开展“党员服务日”,并提供中医推拿、法律咨询等民生服务。

济南市国动办为民服务聚焦群众性、实用性、公益性、创新性,今年4月举行的便民服务创新研讨会上,五家人防工程使用单位党组织已签订共建协议,合力保障服务落地。

盘活国防资源

深耕民生服务

人防工程服务民生的实践在济南已结出硕果,2024年全市新增人防工程停车位70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编印万册国防知识读本走进千所中小学;初心长廊成为全市党员教育基地,年接待团队超200批次。这些扎实的民生成绩单背后,是济南国防动员系统“民呼我为”的工作准则。

李洪伟强调,济南市国动办对适合商业开发的人防工程,做好“招大引强”和“腾笼换鸟”文章。对不适合商业开发的人防工程,在确保人防工程战备功能完好的前提下,分批次改造为公共停车场、菜市场、避暑纳凉点和群众文化体育场所,让“要纳凉、到人防”特色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未来七十二天纳凉季中,济南市国动办将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服务一线,持续提升九大纳凉点服务效能。当更多市民走入这片地下空间纳凉休闲之时,“人民防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正在11万平方米的清凉空间里书写为民服务的崭新篇章。

李洪伟表示,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国防动员系统要坚决扛起“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筑牢备战之念,磨砺能战之气,提升胜战之能,锻造实战之风,奋力推动省会国防动员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史安琪

史安琪

坚守做人底线,践行职业道德。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