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张莹莹
入夏以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儿科门诊接诊了多例因呕吐、腹泻前来就诊的患儿。
门诊上来自滨医附院的主任医师李晓梅接诊过程中发现,不少孩子“病从口入”,根源竟是日常饮食中的卫生细节被忽视!
专家紧急呼吁:守护孩子肠胃健康,科学饮食卫生刻不容缓。
夏季饮食卫生细节不容忽视
李晓梅提醒,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的繁殖和传播。儿童胃肠道功能相对弱,更容易因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引发感染,导致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生冷食物藏风险 冰箱≠保险箱
生食蔬果清洗不到位:表面可能沾染致病菌或农药残留。专家强调,生食的蔬菜水果必须用流动的清水彻底搓洗,尤其叶菜类要逐片清洗,必要时可去皮食用。
冰箱食物未充分加热:冰箱只是延缓细菌繁殖,并非灭菌设备。冷藏或冷冻的熟食、牛奶等,取出后必须彻底加热至滚烫(中心温度达74℃以上)才能食用,切勿直接冷食。李斯特菌等“嗜冷菌”在冰箱环境仍能缓慢生长,对幼儿威胁很大。
“手”护健康第一关:除了食物本身,肥皂流水是关键。手部卫生是阻断“病从口入”的关键环节。“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务必督促孩子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搓洗双手至少15秒,尤其要洗净指缝、指尖和手腕。”
家庭厨房卫生要点
生熟分开:刀具、砧板严格区分,处理生肉、海鲜后及时清洗消毒。
食物保鲜:剩菜剩饭及时冷藏(2小时内),食用前充分加热;凉拌菜,尽量不剩。
清洁冰箱:定期清理过期食物,擦拭内壁,保持清洁低温。
孩子呕吐腹泻,科学应对很关键
若孩子已出现呕吐、腹泻:
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切勿自行随意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
预防脱水: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分电解质。避免饮用高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
清淡饮食:症状缓解后,可从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开始逐步恢复进食。
夏季是儿童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预防胜于治疗。家长朋友们务必提高警惕,从食材选购、清洗处理、烹饪加热到个人卫生习惯,为孩子把好每一道饮食安全关。同时,依托三甲医院的强大支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儿科为辖区儿童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家门口”守护孩子健康的坚实后盾。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