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中国好人榜”,宋桂金:是肯定更是鞭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6-30 115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近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济宁市梁山县宋桂金光荣上榜。平日里,他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梁山县支行职工,兢兢业业,连续多年获得先进工作者;危难时,他是梁山大义救援队队长,帮走失人员回家、照顾苦难老人、抢险救援……39载时光里,他用肩膀扛起担当,用行动诠释大义。

锦旗不语,大义有声

“为老百姓不惧艰险 救援行动奋勇争先”“大义救援 情暖人间”“热心为民 大爱无疆”……在梁山县郝山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张张锦旗诉说着中国好人宋桂金的一桩桩义举。其中,最新的一张锦旗来自今年6月份,“无私救援 大爱永存”几个大字,洋溢着对宋桂金的感谢与赞扬。然而,宋桂金心里并不舒服。

“6月的一天,我们接到梁山马振扬村的村民求助,说家里的老爷子走失两天了,求助我们帮忙找一找。”宋桂金回忆说,求助者心情十分急切,稳定心绪后,介绍了老人的体貌特征。没有丝毫犹豫,宋桂金立即组织梁山大义救援队队员们紧急寻人。“我们沿着老人村子周边的道路,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并在商店、路口等有摄像头的地方,试图找到老人的身影,确定老人的去往方向。”宋桂金补充说,寻找走失老人就像大海捞针,往往只能漫无目的地广撒网。判读老人可能的行走方向、通过摄像头寻找身影,是宋桂金寻人总结的经验。

一番苦寻,终于在村附近的大坑边上,队员们找到了老人的衣物。当时宋桂金判断,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并让其家人做好心理准备。经过队员们反复打捞,找到已溺水的老人。

宋桂金今年58岁,第一次救助他人,要回溯到39年前。这些年来,他寻人的足迹遍及全国16省32地(市、区),先后为428名走失人员照亮“回家的路”。但令宋桂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成绩,而是人生的无常。

“面对寻人求救,提供救援我们压力巨大,但不提供救援,我们的良心过意不去。尤其在经过‘掘地三尺式’的寻找后,最后却只能面对意外情况,我和队员们总是很失落,悲痛的心情难以抑制,连续几天吃不下饭。只能靠时间一点点冲刷掉这种悲痛。”宋桂金说,这种悲痛源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源自把走失老人当成了家人。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寻人的道路,总是很辛苦。宋桂金至今清晰记得2017年成立大义救援队后第一次的寻人经历。

“2017年4月4日,我们第一次接到寻人求助,家住梁山街道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失踪1天了。接到求助,我们立即动员大义救援队20名队员以及多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进行寻找。”宋桂金回忆,面对四通八达的路口,找不准方向时,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当时,梁山大义救援队刚刚成立,宋桂金和队员们寻人技巧还不成熟,只懂得一股脑靠双腿奔走。彼此,天空下起大雨,豆大的雨点肆虐地砸向地面,宋桂金清晰记得,当时大家并没有准备雨衣,只能顶着雨水,一边前进一边四处张望。没走几步,浑身上下就已全部湿透。“那也没办法,大家还是要穿着浇透的衣服,顶着雨水继续寻找。”宋桂金说,在连续寻找43个小时后,终于在乡镇一大桥下麦田里找到了老人。幸运的是,老人并无大碍,只是被雨水淋得比较冷,最终被及时送回了家。

正因为宋桂金伸出的手和不停的走,让他像一盏明灯,穿透黑暗的迷雾,让那些形单影只,在大雾中走失的人们,走上回家的路。

有一年大年三十,宋桂金和队员们仍走在寻人的道路上。黄河边冷飕飕的寒风吹起,冻得大家直打哆嗦。临近晚上12点,年岁交替之际,宋桂金将大家集合起来,看着队员们呼出的白雾在月光下凝成霜花。对讲机里偶尔传来沙沙的杂音,像极了此刻在心底翻涌的思绪——二十公里外的家里,暖黄的灯光下应该已摆满了年夜饭,父母或许正守着电话,把热了又热的年夜饭焐在灶台边,“感谢大家在这样的团圆的日子,还在寻人一线。大家离家的物理距离很近,但距离一家团圆又很远。不分昼夜地寻找,大家辛苦了。”

“这样寻人值得吗?”宋桂金说,他没想过这个问题。“我的信条里,没有值不值,只有应该不应该。如果一件事,是应该去做的,那么再苦再累也不应该退却。”正因如此,一个个奇迹悄然发生。2018年宋桂金为淄博市张店区的求助者找到了失踪20年的哥哥;2021年,他帮助受助者找到了离家71年的亲人……在宋桂金的带领下,大义救援队发展到正式队员260余人、预备队员500余人、志愿者2700余人的庞大队伍。

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

2023年,受冷空气和台风“杜苏芮”共同影响,河北省部分地方出现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宋桂金闻讯而动,迅速集结45名队员、后勤保障队员5人,携带冲锋舟等救援设施,驰援河北涿州。

“我们到达太平庄时,外围水势极大,浑浊的洪水滔滔不绝,小马力的冲锋舟根本不敢向前。由于交通被洪水隔绝,村子里的情况,大家并不知晓。”宋桂金分析情况后,迅速组织大义救援队10名队员准备冲锋。“我们冲锋舟的马力是所有救援队中相对较大的,梁山大义救援队愿意向村内闯一闯。”出发前,宋桂金跟其他救援队交代,“如果我们冲过去了,1天之后没能出来,请你们来营救我们。”这句话,还有没有说出口的后半句:如果我们没能冲过去,就顺着洪水随波而下,不必过于担心。

万幸的是,宋桂金带领队员们冲锋而上进入了村子,寻找到一位被困2天2夜的老人,并顺利完成了救援任务。此次抗洪抢险,宋桂金带领队员共转移被困群众1200余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英雄凛然的救援队伍,梁山大义救援队队员们,其实都是人海中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们之中有人是企业职员、有人是穿梭不同城市的货运司机、有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生活中他们的身份和标签各异,但却因为一个“应该”的答案聚在一起,跟随宋桂金并肩作战。他们所为的并不是那些宏大使命,而是一个个真切而具体的安心笑容。

“被评选为中国好人,对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这份殊荣不只属于我一个人,更属于我们的梁山大义救援队,属于一名名尽管辛苦也甘之如饴的志愿者。”宋桂金表示,未来他将培养和发掘更多年轻人,将梁山大义救援的精神传承下去,持续传递温暖和力量。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