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党建勾勒民生“质感”新图景

十区两县 昨天0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通讯员 亓聪聪 蔡超

当楼宇经济在党建引领下“拔节生长”,当商圈活力在红色纽带的串联中“破圈出彩”,当民生温度在基层治理的创新中“可触可感”,槐荫以党建引领,勾勒出独特的民生质感,让“红色基因”真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凝聚发展合力

楼宇“拔节生长”

在槐荫青岛路,中建·锦绣广场两座楼宇巍然矗立,这里已汇聚近300家企业,其中,建筑及相关企业占比超三分之一,彼此间构建起“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独特产业生态——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设计单位等企业比邻而居,形成紧密的建筑产业链条。

2022年,中建·锦绣广场企业联合党支部应运而生,经营建筑相关企业的苗壮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自此,党建发挥强大效能,企业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为常态:项目忙不过来,大家相互支援;资金周转困难,伙伴雪中送炭。楼宇早已超越单纯办公场所的功能,蜕变成为携手共赢的产业平台,“有钱一起赚,有困难一起扛,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苗壮的话语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

2024年,中建·锦绣广场迎来高光时刻,京沪建筑产业园、山东建筑劳务输出槐荫基地相继落地,构筑起楼宇独特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作为首批“京沪系”楼宇的首诺・城市之光,凭借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与医养健康产业集聚效应,吸引30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建设起集产业、资本、人才、科技等全链条资源聚集的总部型康养产业园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京沪康养产业基地。在这里,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升级,楼宇精心打造“首诺 e+”党建品牌深入人心。兴福街道首诺城市之光楼宇党委书记,恒大雅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于蕾介绍,这其中,“e+”寓意着企业、员工亲如一家,共同构建起温暖的“城市之光朋友圈”。

为践行“一家人”理念,首诺·城市之光以贴心的服务精准对接员工需求:暑期来临,当双职工家庭为孩子的假期安排犯愁时,首诺·城市之光联合新荷教育在楼宇西座开设“暑期托管班”,提供作业辅导、课程预习、代看代管等托管服务,缓解楼宇企业员工工作、育儿“两头难”的焦虑。

“从助力企业对接资源、搭建合作平台、解读政策,到员工就业、生活、育儿等点滴需求,党组织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于蕾说,“希望通过党建引领,为楼宇中每一份子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人才安心就业,在槐荫扎根发展。”

如今,楼宇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党建创新实践的鲜活样本也正不断涌现。2024年,槐荫以京沪会展服务大厦、首诺・城市之光等楼宇为重点,实施“一楼一策”,成立“红色楼委会”;打造5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200平方米共享会议室;依托“惠企驿站”梳理3大类20项服务事项清单……从企业单打独斗到党建聚力协同作战,槐荫正通过党建引领的强大合力,赋能楼宇经济拔节生长。

激活消费动能

商圈“出镜”更“出圈”

在槐荫,印象济南·泉世界可以说是集商业、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活力地标。陈飞算是来这里创业的“元老级”人物。彼时,恰逢商圈急需既懂旅游又擅服务的专业人才,敏锐察觉到陈飞的潜力后,便邀请他负责游客服务中心相关工作。按陈飞的话说:这不仅是自己事业的新转机,更与党建工作结下深厚缘分,并成为商圈的首位党员。

如今,印象济南·泉世界商圈已从最初的49家商户发展到现在的296家,从单一业态到“文住食娱购礼”六大业态。同时,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印象济南·泉世界兼具“景区”与“商圈”双重身份,汇聚起来自商户、游客,链接与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

面对分散的主体,如何实现有效凝聚?2022年,“印象济南商圈红色联盟”应运而生。这个由8个党支部组成的党建联合体,涵盖了印象济南企业党支部、商管公司党支部、锦绣城社区党支部、市场监管所党支部等多元主体,构建起“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党建生态圈。

“‘红色联盟’很像一个资源整合平台,满足各类需求。” 陈飞举例——像市场监管所党支部入驻后,商户在办理营业执照等事务实现了“少跑腿”;社区党支部联动后,商圈篮球赛、非遗文化进社区等活动频频开展,丰富辖区居民业余生活。

再看济南海那城·百联奥特莱斯,可以说是济南西部落成较早、功能较为完善的商业综合体,除了百货、超市、购物广场、影院等消费业态,近年来,诸多区域首店、济南首店乃至山东首店纷纷在此落脚扎根。如今,这里不仅是济南西部经久不衰的商业地标,更凭借党建引领与商业运营的深度融合,为区域消费与基层治理创新注入新动能。

2023年,槐荫经济开发区和美里湖街道共同打造“青槐汇美”商圈大党委,持续发挥商圈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同时,槐荫坚持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设立产业链办公室,将商圈1公里以内“两新”组织及国有企业党组织纳入“朋友圈”,推动实现资源互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等,破解商家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促进融合发展。

现如今,每逢节假日,槐荫各大景区、商超、文化娱乐场所等,热闹非凡。这些场所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斩获多项荣誉:印象济南・泉世界先后获评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第三批省级步行街改造试点提升街区等,海那城也斩获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区。而景区、商圈、场馆更是屡屡在更广阔的媒体平台“出镜”,不仅带动消费向“西”,更让济南“出圈”。

创新治理模式

民生更有温度、有质感

2021年,及时用车在济南注册成立,运营总部也从淄博迁入济南槐荫。

为了给司机群体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及时用车构建全方位的司机关怀体系,打造司机服务中心,设置休息区、充电站、培训教室以及能量站等,为司机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休息和交流环境,也为司机师傅的职业技能培训、法律知识普及、公益服务等活动提供场所。

以及时用车为代表的企业蓬勃发展,背后折射出日益壮大的新就业群体。去年以来,槐荫统筹谋划部署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制定一批暖“新”服务举措,为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其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同时,槐荫始终将推进基层治理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紧密结合。

“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我又没法全职工作。”在腊山南苑第二社区,网格员走访时,王女士的倾诉道出了许多宝妈的困境。经摸排发现,社区内因照顾家庭待业的宝妈占比超12%。

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腊山南苑第二社区党支部推出“微业星光计划”,打造“指尖工坊”特色社区工坊项目,将就业送到家门口。此外,社区党支部紧跟数字经济浪潮,搭建电商直播平台,链接优质直播资源。如今,社区不少宝妈利用业余时间开启“直播事业”,摇身一变成为“带货达人”。

基层治理的创新,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得实惠。

4月30日上午,槐荫召开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槐荫区委书记孙常建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槐荫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制度机制保障更加完善,基层骨干队伍更富活力,治理效能提升更为凸显,服务中心大局更加有力,全区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提升。

未来,槐荫将凝聚多元治理合力。“探索形成一批贴近群众、切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全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孙常建说。

责任编辑:王贝艺

王贝艺

做大众的眼睛 走通往人心的路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