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北园街道:党建红引领治理蓝,绘基层善治新图景​​

十区两县 昨天07:00 43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通讯员 刘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紧扣“党建引领”主线,以系统思维破题、以创新实践攻坚,推动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治理能力跨越提升,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织密“组织网”

筑牢治理“主心骨”

北园街道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及流动人口超20万,下辖41个社区(含15个村改居社区)、345个网格,管理党组织217个、党员5972名。面对“区域广、人口密、类型杂”的治理挑战,街道党工委锚定“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根本要求,创新构建“一核多元、全域覆盖”的治理体系。

在组织设置上,深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架构,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实现22平方公里土地上“红色脉络”无缝衔接;在功能发挥上,建立“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串联起辖区单位、“两企三新”等200余家共建主体,织就一张“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治理网络;在资源整合上,创新“主心骨+组织者+当家人+大管家+后援团+社区管家”六方协同机制,推动“分散自治”向“多元共治”转型——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商圈环境整治,从矛盾纠纷调解到民生项目落地,党组织始终是凝聚力量的“红色枢纽”。

锻造“硬队伍”

激活治理“源动力”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北园街道党工委坚持“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思路,以“书记抓、抓书记”为牵引,锻造一支“懂治理、会服务、善作为”的基层骨干队伍。

聚焦“头雁引领”,实施“头雁提质”工程,街道通过“擂台比武”赛能力、“导师帮带”提素质、“一线练兵”强担当,常态化选派党建指导员下沉网格,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指数级跃升;着眼“队伍建设”,构建“书记培训+党务轮训+两委实训+日常研学”四级培养体系,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纳入绩效考核,近三年累计培训基层骨干2000余人次;着力“品牌塑造”,鼓励各社区深挖特色、打造亮点——东泺河社区打造“1+3+N”党建服务矩阵,实现服务精准“滴灌”;凤凰山社区创新“一二五七”服务体系,将民生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党建品牌从“盆景”变“风景”。

深耕“服务田”

织就民生“幸福网”

基层治理的温度,最终要落在群众的获得感上。北园街道党工委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将党建“红色动能”转化为服务“民生势能”,让群众在一件件实事中感受“治理温度”。

聚焦“急难愁盼”,搭建“暖心驿站”32处,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热饭、歇脚、充电”等12项基础服务,累计服务超2万人次;破解“物业难题”,创新“党建认领项目库”,建立“职能部门+社区+物业+居民”四方协商机制,组建老旧小区改造专班,引入6家专业物业覆盖45个老旧小区,解决停车难、照明差等问题91项,推动业主满意率提升至92%、物业费收缴率达89%;做优“民生服务”,深化“WE+”公益课堂,为141名新市民子女提供2000余学时免费艺术培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建成41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65名高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个性化服务,让“夕阳红”更有保障。

“基层治理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更是厚植执政根基的压舱石。”北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岩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实践,以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凝聚合力为重点,推动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群众的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李梦瑶

李梦瑶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