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录|淄博五中的育人水平究竟如何?

柳泉录 12:06 194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樊舒瑜

衡量一所学校的因素有很多,但“育人”始终是第一位。

决定一所学校“育人”水平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但从一定程度来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才是“育人”至关重要的环节。

始建于1942年的淄博五中,承载了无数辉煌历史,随着中心城区发展重心的不断西移,其生源质量面临着较大挑战。

那么,面对诸多挑战和新的教育格局,淄博五中是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

名师现象

细致耐心的课堂评述,一语中的教学指导,常常让高一11、12班的学生们沉浸其中……

“我也是从一名新教师一路成长而来的。”谈起这些年的从教经历,在淄博五中任教的潘文超老师感触良多。

从一名“萌新”成长为“山东省优秀教师”的潘文超老师说,正是淄博五中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才铺就了她的成长底色。

事实上,刚参加工作时,潘文超也曾为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彷徨。学校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引路子、树梯子、结对子,通过青蓝工程的跟踪培养和过程监督,有效地缩短了她的适应期,实现了专业的迅速成长。潘文超也先后获得淄博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山东省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当选为市属高中唯一的2025年度“改革创新当先锋”市级榜样。近日,潘老师又做客山东省教育电视台《师者说》栏目,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      

像潘文超这样的老师在淄博五中还有很多。

以2024年为例,全国模范教师陈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首批培养对象;成国萍老师被确定为“淄博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孟骧建老师被确定为“淄博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胡文娟老师获得全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张君老师、王丽娟老师分别获得全市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一等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获悉,学校目前构建起了“一核四面六翼”的教师队伍建设格局,其中:“一核”指的是以“爱的教育”为核心,发挥引领作用,筑牢发展根基;“四面”是指队伍建设的四个层面,它包括干部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名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六翼”是指教师队伍建设的六个措施。

学校注重每一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兼顾各年龄段教师的交流展示。每年学校组织公开晒课赛课近400节,学校抓住“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两次市内比赛契机,以校内比赛带动教师精研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系列举措之下,夯实了淄博五中名师的涌现基础。

官方数据显示,淄博五中已有正高级教师7名,目前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市特级教师6名,省市级教学能手23名,淄博名师、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0余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一流教师队伍,名师资源在全市遥遥领先。

主阵地育人

如果说教师队伍是育人的根本保障,那么课堂则是育人的主阵地,对育人起着关键作用。

“同学们,在刚才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我们收集到了什么气体?……那么接下来,我们能否将生成的氢气和氯气设计为一个燃料电池装置呢?……让我们问一下AI小助手氢氧燃料电池是怎样为城市公交车供电的吧?”在淄博五中化学课堂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淄博市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桐瑶老师正在鼓励学生们开展创新实验探究。

目前,这样的探索实践AI课堂场景几乎处处可见。学校高度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024年,王贺正同学获得山东省高中生生物实验比赛一等奖,取得淄博市参赛最好成绩。

“提升课堂效率是‘双减’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

为此,淄博五中创新推行“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模式,以真实情境下的挑战性问题驱动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课堂思维深度。通过精心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促进知识结构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实现学业成绩与思维品质同步提升。

此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获知,淄博五中积极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别是:以“德”为首,创新德育课程体系,追求德育实效性;以“智”为本,牢牢抓住教学质量这条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体”为先,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以“美”为品,加强艺术特色学科建设,积极推进美育的学科渗透;以“劳”为媒,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作用,突出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精神。

以体育教学为例,该校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乒乓球特色高中,注重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健康和特色引领;女足近日夺得淄博市第27届“市长杯”冠军,在该项目蝉联9届冠军;唐乙仁同学代表中国青年乒乓球队参加2024年世界青少年锦标赛获得两枚金牌;一大批同学升入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重点高校。

学校还构建形成了具有五中特色的“树人”课程体系:以“红色体验课程”为“根”,通过红色励志体验课程,培养自主发展意识,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以“校本化国家课程”为“干”,通过校本研究,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绩;以“个性化选修课程”为“叶”,通过个性化选修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维权示范岗、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日前,学校还刚刚被确立为淄博市唯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学校。

未来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从1942年发展而来的淄博五中,如今已经走过了83年的办学历程。80余年来,淄博五中这所以红色为基因的历史名校,秉承耀南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已然成为淄博教育的一面旗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获悉,2023年,淄博五中党委书记李健提出全校师生要践行“爱的教育”理念。“爱的教育”在教师层面内涵是“爱党、爱祖国,爱学校、爱团队,爱学生、爱自己”,在学生层面是指“爱党、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爱他人、爱自己”,包含“热爱、会爱、被爱”三个层次。

在此背景之下,淄博五中全校上下积极开展“爱的教育”主题活动,全校师生对“爱的教育”理念从学习、理解、接受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外化于举止言行。

此外,学校还积极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建成了“三廊一室”文化阵地:红色教育长廊、成德文化长廊、新时代师德教育长廊、党性体检室。做到“一草一木会说话、面面墙壁能育人”,做到了“以文育人,以史育人,以境育人”。

美丽的校园环境和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助推器。为此,学校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2021年,学校综合实验楼、综合报告厅项目也已完工投入使用,焕然一新的现代化优美校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努力终将有回报。

2025年,高三年级在全市一模二模考试中,对照中考入口,出口率成倍提升;实现“优生优出”“低进高出”;兑现了帮助学生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承诺。记者在学校恰巧碰到了来校向老师咨询志愿填报的毛凡同学,毛凡说自己从中考张店区的5000多名,到今年高考达到600分以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老师的辛勤教导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

成果之下,淄博五中育人究竟如何,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当然,淄博五中对于高品质教育的探索还不止于此。

在学校今年年初召开的新学期全体教职工会上,淄博五中党委书记李健指出,2025年是学校继续团结奋进、夺取更大办学业绩的关键之年,要强化担当作为意识,突出教学质量中心地位,进一步落实全环境育人,努力打造五中德育品牌和教学质量品牌。

时间是检验成果的重要标尺。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这所老牌名校必将交出一份令社会满意的优秀答卷。

责任编辑:李艳晨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