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源头活水” 凝聚履职力量,历城政协深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十区两县 17:39 37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通讯员 黄浩

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重要渠道。对历城区政协而言,激活信息的“源头活水”,正是筑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根基的关键之举。这“活水”,源自委员之间的“传帮带”,源自日常生活的专注洞察,源自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汇聚起历城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发展的磅礴力量。

以成功经验滋养新生力量

“刚接触社情民意工作时,常常陷入选题难、切入散、建议空的困境。”历城区政协委员王金峰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很多撰写信息“新手”的迷茫。而破局的关键,正源于历城区政协委员、“五星级”社情民意信息员刘刚的“结对传授”,让王金峰深刻领悟到只有“脚下沾泥土”,才能让“文字有厚度”。

在刘刚的悉心指导下,王金峰更加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以创新思维、务实办法提出解决方案。他开始主动关注民生、经济等领域,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一线调研法”,在数据对比中寻找问题所在,逐步掌握了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建言良策的方法论。

刘刚委员的言传身教不仅体现在方法上的指导,更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传承。他“十一”黄金周撰写5篇社情民意信息,全年完成84篇信息,这份坚守已成为大家的榜样。在他的感染下,王金峰也为自己立下了“每日政策浏览、每周两篇信息、每月复盘提升”的自我要求,以榜样力量催生自我突破,走出了选题困境,取得了丰收成果。2025年以来,王金峰共撰写社情民意信息78篇,被上级政协采纳47篇,成为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要的新生力量。

以专业素养挖掘活水清泉

“医院候诊室冰冷的座椅需要温暖的坐垫;大明湖景区的花车需要规范经营……这些大家平日都能看到、想到,却没有撰写成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建言成果。”历城区政协委员杨婷婷从大家的信息中,读懂了“小切口反映大问题”的真谛。这份“始于感动”的觉醒,让杨婷婷开启了“行于专注”的履职之路。

杨婷婷将“每天早晚各一小时翻阅专业网站、搜索信息点”作为必修课,在生活中重点观察“群众吐槽多、网络舆情多、政策空白多”的“三多”场景,聚焦“政策交叉区、管理盲区、新兴领域”的“三交界”地带——这些被她称为“信息富矿区域”的角落,正是活水清泉的源头。

作为一名融媒体工作者,她时刻注重以专业知识推动行业发展,在今年春节假期的电影观影与博物馆参观中,她敏锐捕捉到字幕字体、文化传播方面的问题,经过两周打磨、多次修改,撰写的信息被上级政协采纳。在围绕加强农村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撰写信息时,她避开“慢脚文化”的老生常谈,将焦点锁定在“农村留守儿童被信息茧房裹挟”的专业视角,既突出问题又紧扣新闻出版界的专业领域。这种“以小见大、以专业破题”的专注,让她在三个月内撰写8篇信息、被采纳4篇。

以一线调研夯实建言根基

“社情民意信息的价值起点在于选题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一个兼具社会关注度与政策契合度的选题,往往是信息被采纳的敲门砖。”作为一名街道工作者,区政协特邀信息员刘川扎根基层,深入一线,观察新现象、捕捉新问题,形成了“科学选题、调研驱动、务实求效、持之以恒”十六字心得。

在工作中,刘川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善于以“解剖麻雀”的严谨态度,精准把握问题本质,做到分析原因逻辑严密、研判趋势全面客观,避免浮于表面、空泛议论。比如,在围绕搭建数字化治理平台反映问题时,他避免单纯罗列现象,而是深入剖析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一问题一方案”、优化跨部门协同合作的具体举措,让信息真正“参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

刘川将“做有心人”“抓灵感点”“守平常心”作为三大准则:在陪同领导调研时偶然发现“生态安葬不足”的问题,当晚便整理思路撰写初稿;在观看春晚时意识到“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就多渠道收集行业数据案例;在信息采用率出现波动时,就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心态沉淀积累、厚积薄发。这种“钉钉子”精神,已经让他将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融入日常,上报和采用数量节节攀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我们的骨干更加硬核有力,队伍更加多元壮大,内容更加广泛丰富,热情更加持久高涨,机制更加健康和谐,成效更加显著突出!”历城区政协秘书长张卫兵生动总结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蓬勃气象。未来,当更多的信息工作者成为活水源头,当每一份建议都饱含民生温度,历城区政协必将在社情民意信息的田野上,书写出更多的履职精彩。

责任编辑:李梦瑶

李梦瑶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