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近来,充电宝“召回潮”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安克创新、罗马仕等知名品牌先后宣布召回超百万个充电宝。从召回原因看,被召回的充电宝都存在产品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
这个消息令人震惊不已。在公众认知里,安克创新、罗马仕等知名品牌往往意味着“品质保障”。如今,连知名品牌都因存在安全隐患召回产品,这说明,充电宝的质量问题已经相当严峻。考虑到充电宝应用的普遍性,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产品为何出现质量问题?安克创新在公告中称,公司采用的是“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但该供应商未经同意,私自变更了原材料。如果此说成立,供应商确实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品牌方可以免责。作为产品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防线,品牌方让带有缺陷的充电宝流入市场,本身就应承担相应责任。
事实上,充电宝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与行业“内卷”导致产品安全底线失守密切有关。
充电宝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厂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是想办法提升质量、完善服务,而是一味比拼价格。就拿电芯来说,它是充电宝最主要的硬件,直接关系着充电宝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了压缩成本,部分厂家对电芯供应商偷工减料、生产外包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一些价格低廉但是质量不过关的电芯进入生产线。核心硬件都不能保证品质,充电宝出现质量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召回问题充电宝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打破这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内卷式”恶性竞争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卷”的应该是质量,是服务,不能让安全底线在低价厮杀中“失守”。倘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充电宝行业很可能陷入“召回 - 出现问题 - 再召回”的恶性循环之中,而消费者的信任与耐心也会在反复的折腾中消耗殆尽。
如今,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多家知名品牌的多款充电宝3C认证证书被暂停。这对企业来说,固然是一个打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未尝不是一次“刮骨疗毒”的机会。企业不妨以此为契机,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品质竞争”转变,坚守安全底线,重塑市场信任。
其实,除了充电宝行业外,不少行业也有“内卷式”恶性竞争模式的苗头。充电宝“召回潮”对这些行业从业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次有益的警醒:没有底线的“内卷式”竞争损害行业长远利益,不利行业发展,可以偃旗息鼓了。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