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聪
8月20日下午在中国重汽莱芜厂区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请中国重汽、魏桥汽车科技、特来电、丰元锂能4家企业负责人与记者见面,介绍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质产品,交流山东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基地情况。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竞速中,续航和补能效率是决定市场胜负的关键赛点。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其在高性能正极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破解行业焦虑提供坚实的“山东芯”支撑,成为山东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当市场对“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的极致体验提出迫切需求时,技术的突破点往往隐藏在基础材料之中。丰元锂能深耕锂电正极材料近十载,其研发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突破2.6g/cm³,显著领先于行业主流水平(2.4-2.55g/cm³)。这项看似微小的密度提升,却是实现动力电池性能飞跃的“内功心法”。
“更高的压实密度意味着在单位体积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活性物质。”公司董事万福信介绍,“这直接带来了两大优势:一是为锂离子快速传输提供了通道,是支撑超快充的技术基础;二是大幅提升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让单次充电续航达到1000公里成为可能。”这款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的战略产品,已成为众多头部电池企业攻克高端市场的关键选择。
技术的领先性使其战略地位凸显。鉴于磷酸铁锂产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领先优势的领域,为保持技术代差,高端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已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丰元锂能凭借其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不仅参与了国家优势产业的构建,更在市场层面推动了竞争格局向头部企业集中。
与此同时,丰元锂能在“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领域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将充电截止电压从4.2V提升至4.35V,其能量密度可达250Wh/kg,较传统三元材料提升约20%,能够满足高端车型对续航的极致需求。
产能是技术落地的基础。丰元锂能在山东枣庄、安徽安庆、云南玉溪布局的三大智能化生产基地,已建成及在建总产能达31.5万吨,形成覆盖华东、华北、西南的战略格局,产能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展望未来,丰元锂能坚持“应用一代,预研一代”的策略。除主流材料外,公司在磷酸锰铁锂(LMFP)、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下一代技术领域储备雄厚,并前瞻性布局了固态电池材料领域。
在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宏大的版图中,如果说整车企业是闪耀的明星,那么像丰元锂能这样的核心材料供应商则是坚实的产业底座。其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正默默筑牢山东新能源产业迈向世界级集群的最关键一环,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丰元力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