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慧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没精神”——如今,失眠已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烦”。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加,这一问题更显普遍。如何科学应对失眠?近日,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崔恩娜,为我们详解了中医治疗失眠的体系化方案,带来摆脱“睡不好”的新思路。
想解决失眠,先得知道“问题出在哪”。崔恩娜提到,睡眠监测仪如今成了了解睡眠状况的“好帮手”。它能通过记录分析睡眠时长、夜间活动、呼吸频率等数据,直观评估睡眠质量——比如能发现是否存在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等问题,甚至能监测呼吸暂停等需警惕的关键指标,既可为调整作息提供参考,也能辅助医生更精准地判断睡眠障碍类型。
“中医治失眠不只是‘让人睡着’,更注重整体调理。”崔恩娜强调,中医认为失眠与“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相关,通过辨证施治平衡身体状态,不仅副作用小,疗效也更持久。
中医会先给失眠“分型”再对症施策,比如肝郁化火型常见入睡难、多梦易醒,还可能伴口苦咽干,多因情绪焦虑、压力大引发;心脾两虚型表现为睡眠浅、醒后难再睡,常搭配心悸、健忘,多与气血不足相关;阴虚火旺型睡前总觉得五心烦热、盗汗,多是阴阳失衡所致;胃气不和型则会有睡前脘腹胀满、嗳气的情况,多因“胃不和则卧不安”。
针对不同失眠类型,中医有一套“体系化疗法”,涵盖外治、食疗、养生等多个维度:特色外治疗法简单高效、无痛无创,针灸、耳穴压豆、皮内针等创新方式方便又温和,推拿则通过头部“开天门”、腹部“运八卦”或按摩足底反射区,放松身体、助眠入睡;药膳食疗讲究“吃对了睡得香”,酸枣仁粥能安神,柏子仁炖猪心可补心,适合日常调理,茶饮方面,气郁体质的人用玫瑰花+合欢皮泡水喝,痰湿重的人试试陈皮+茯苓茶,能帮身体“减负”;时辰养生强调跟着时辰睡、顺应自然节律;现代改良方案还让传统疗法“智能化”,比如电子艾灸智能温控灸涌泉穴,安全又方便,五行音乐疗法中,睡前听《梅花三弄》等舒缓乐曲能帮大脑“松绑”。
“失眠不是‘一天养成’,调理也需循序渐进。”崔恩娜提醒,一般坚持中医体系化治疗4周,就能明显感受到睡眠质量改善——比如入睡变快、夜醒次数减少。若碰上顽固失眠(持续3个月以上),搭配认知行为疗法(比如调整对“失眠”的焦虑心态、建立规律作息习惯),效果会更稳固。
最后崔恩娜强调,失眠的核心是“身体和心理的失衡”,若长期睡不好,别硬扛着“熬”,及时到正规医院中医科辨证调理,才能真正找回“好睡眠”。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