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价“跌跌不休”背景下,养殖户“破壳”之路在何方?

农情要闻 08-21

鸡蛋,人们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营养供给品和家常必备菜。一枚小小的鸡蛋,一头连着万千消费者,另一头牵动着养殖户,所以其价格变动不仅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菜篮子”,更关乎养殖户的“钱袋子”。

今年2月底以来,山东鸡蛋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统计数据表明,自1月底,山东鸡蛋价格弱势走低,1月28日,鸡蛋销售平均价格为9.54元/公斤,蛋鸡养殖收益开始收窄,但因当时蛋鸡养殖的完全成本约为7.0元/公斤,所以蛋鸡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

济南新祥瑞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段振宝,正在通过监控查看鸡舍内黑凤鸡的生长情况。

其后,蛋价在个别地区虽有小幅上涨,但到5月份,受饲料、禽药价格波动、产蛋鸡存栏量充足、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鸡蛋月度均价降为7.24元/公斤(当月我省蛋鸡养殖完全成本约为7.3元/公斤),较4月份下跌3.21%,年内首次跌破成本,蛋鸡养殖陷入小幅亏损。

截至二季度末,山东鸡蛋出场均价由5月份的7.24元/公斤跌至6.45元/公斤,现代化规模蛋鸡场每公斤鸡蛋亏损约1.0-1.4元,中小养殖户每公斤亏损约0.6-1.0元,养殖端陷入深度亏损。

8月份以来,尽管蛋价有所回升,养殖户出现短暂盈利期,但进入8月中旬后,鸡蛋价格又承压弱势回落。8月11日-8月17日,本周鸡蛋销售均价为6.73元/公斤,同比降低34.08%,环比降低0.30%,而本周我省蛋鸡养殖的完全成本约为7.0元/公斤,蛋鸡养殖场户再次陷入亏损。

今年蛋价为何“跌跌不休”?

山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张怡认为,2025年以来蛋价走低,主要受产品供应过剩、需求疲软、季节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济南新祥瑞牧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捡拾传送带上新鲜的鸡蛋。

张怡介绍,2024年,由于蛋鸡养殖持续盈利,激发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家禽所研究员曹顶国认为,蛋鸡养殖的市场稳定性和持续盈利潜力,也吸引了诸多资本的进入。一系列市场利好,使得2025年山东在产蛋鸡存栏量创近四年新高。

山东省畜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蛋鸡存栏2.2亿只;而卓创资讯监测数据表明,2024年全国鸡苗补栏量同比增幅6.14%,为近五年高点,作为蛋鸡存栏大省,山东补栏增幅居全国前列。进入2025年,产能集中释放,国内及山东新开产蛋鸡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老鸡淘汰速度缓慢,养殖户为获取更多收益,选择延长老鸡产蛋周期,此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

“春节过后,家庭处于消化节日库存阶段,采购需求大幅减少。同时学校食堂因寒假放假,采购量骤降,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节后也减少了订单,鸡蛋市场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市场需求疲软,进一步降低了鸡蛋价格。”张怡说。

6月份后,北方天气炎热,而南方地区又提前进入“梅雨季”。高温高湿天气极大地增加了鸡蛋的存储和运输难度,季节性存储和流通压力增大,经销商多以清库存为主,备货意愿下降,进一步加剧了鸡蛋价格下行压力。

另外,今年以来,市场猪肉供应充足,价格持续承压,也分流了部分鸡蛋消费需求。4月中下旬,夏季蔬菜集中大量上市,低菜价对鸡蛋需求形成叠加冲击。

参观者正在青岛田瑞科技集团蛋鸡文化科技馆内参观(资料片)。

期间,尽管蛋价一路走低,但养殖端对未来旺季行情存在一定预期,淘汰老鸡意愿持续减弱,出栏量延续下降,导致产能出清缓慢,鸡蛋供应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蛋价始终无法“抬头”。

以上因素叠加影响,导致今年鸡蛋价格在震荡中一路下行。山东省畜牧总站相关专家分析,后市尽管蛋鸡存栏绝对值仍偏高,但阶段性的淘汰增多、气温异常导致的产蛋率小幅下降;消费端,随着学校开学备货启动,叠加食品厂中秋采购,鸡蛋需求有望回暖,或推动蛋价反弹。但如果老母鸡延迟淘汰,产能去化低,存栏高压仍将加剧供需矛盾,蛋价旺季涨势或“虎头蛇尾”。

养殖户“破壳”之路在何方?

张怡认为,2025年蛋鸡行业面临基础产能饱和、成本竞争激烈、消费增长乏力等挑战,养殖户要根据自身条件,综合施策,方可尽早“破壳”突围。

首先,养殖场户及相关企业要合理控制产能,不要盲目跟风,可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养殖条件,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及时淘汰产蛋性能低下的老鸡,优化鸡群结构,从热衷于数量扩张向重视品质提升转变,走差异化经营道路,避免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压力。

如济南安普瑞禽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不仅具有无抗、富硒等特点,在销售模式上也作出了创新。针对鸡蛋易碎、不便携带、不易储存等系列痛点,该公司推出鸡蛋年卡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和消费频率,灵活确定消费时间和消费数量。此举既让消费者方便购买鸡蛋,又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现金流,有效应对鸡蛋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风险。

而广大中小养殖户,可依托“特色品种”“社区化营销”等策略,进行错位竞争。

济南新祥瑞牧业有限公司,位于商河县白桥镇河埃孙村。该公司目前蛋鸡存栏量20万只左右。尽管今年蛋价一路走低,但该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据该公司负责人段振宝介绍,为规避激烈的市场竞争,自2018年始,经多方考察,他们从外地引进了一种新品种蛋鸡——黑凤鸡,也称五爪黑鸡。该品种蛋鸡,通体黑色,鸡蛋较一般鸡蛋稍小,但蛋黄大,蛋液浓稠。公司鸡蛋销售、鸡苗采购全部为订单模式,鸡蛋每斤销售价格比普通鸡蛋高1.6元,当蛋价低于成本价时,收购企业托底,保证公司不会亏损。更为关键的是,该品种蛋鸡淘汰鸡比一般蛋鸡每斤高3元左右,这样一只淘汰鸡比普通蛋鸡多卖10元左右。

“我们的策略是,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8月18日,在第七届(2025)817肉鸡小型白羽鸡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来自聊城的养殖户高文介绍说,“目前我们既养蛋鸡,也养肉鸡,这样就有效分散了风险。”尽管今年蛋价低迷,但他总体并没有出现亏损。

“相关养殖场和企业也可探讨产业融合,拉长产业链,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张怡介绍说。

青岛田瑞科技集团,融合生态旅游、种养循环发展蛋鸡养殖业,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以蛋鸡文化为主题的科技馆,形成了畜牧设备研发生产——无抗养殖——旅游观光全产业链的“田瑞模式”。

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则依托芦花鸡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建立了汶上芦花鸡特色旅游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规划设计融合了产业、文化、旅游功能,形成了包括林下生态养殖区、芦花鸡文化展览区、喂养捡蛋体验区、斗鸡节目表演区、芦花村餐饮区在内的五大特色功能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专注于芦花鸡基因保护、育种、养殖、加工、餐饮及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生态农牧示范区。其专注于汶上芦花鸡全产业链开发与品牌化运营的特色,既拉长产业链、增强了消费者对芦花鸡的认知和品牌价值,更丰富了产品线,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张怡强调,在行情下行趋势下,生产及销售端要善于联合“破壳”,要发现、创造满足新消费群体或独特需求的产品。如通过差异化战略与产业融合策略,提高产品辨识度,利用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电商平台、品牌直供等新型销售渠道,直接对接消费者,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者便捷购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张怡介绍,当前鸡蛋期货市场已逐渐成熟,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可参考盘面远期价格调整养殖策略,或以套期保值的方式参与期货市场,锁定远期利润,降低价格波动风险。中小养殖户可利用“保险+期货”等金融产品,转移市场风险,稳定经营收益。

山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秦卓明认为,在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养殖端更要注重以科技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养殖户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原料等方式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优化养殖管理,精打细算投料,定期清理料槽,减少剩料霉变等资源浪费,提高养殖效率;还可以联合规模化企业集中采购饲料,共享物流仓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另外,养殖场户要借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加快向标准化、数智化养殖模式转型,在精准掌握鸡群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记者手记:

蛋价“跌”声中的“破壳”智慧

走访山东多地,与养殖户、专家深入交流,感触最深的是,这一轮“跌跌不休”的行情,对行业发展是一次严重的冲击,更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

过去,凭借经验和勇气或许就能盈利;如今,面对饱和的产能和波动的市场,单打独斗、埋头苦干已难以为继。破局之路,关键在于“破壳”——打破旧有模式和传统思维的壳。

“破”的是同质化竞争的旧壳。无论是安普瑞的“鸡蛋年卡”,还是新祥瑞的“特色黑凤鸡”,都证明只有差异化、品质化,才能跳出价格战的泥潭,让鸡蛋不再是“大路货”。

“立”的是产业链融合的新局。从田瑞的“旅游+养殖”到金秋农牧的“文化+全产业链”,启示我们养殖不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而是可以与文化、旅游、体验经济的深度融合,新模式可以开拓价值的新蓝海。

市场风雨无常,但智慧与创新是最坚实的铠甲。养殖户的“破壳”之路,是一条从追求数量到创造价值、从被动承受到主动驾驭的转型之路。这条路虽充满挑战,但已有人趟出了路子。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