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 通讯员 李帅毅 李守东
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今年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主题是:“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8月22日,山东省残联、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在济南共同启动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全人群宣传各类预防致残知识,增强公民个人残疾预防意识,呼吁全社会关注残疾预防工作,广泛参与残疾预防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残疾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难度大、任务重。2016年、2021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发文推动实施两轮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推动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实施残疾预防五大行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全省残疾预防工作经历了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的深化过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立体化防控体系,知识普及持续深化,公众对残疾预防的认识不断提升,残疾预防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残疾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致残因素得到有效防控。
在预防先天性残疾方面,面向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等重点人群,着力科普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加强婚前、孕前保健,积极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婚育健康宣传教育、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在有条件的婚姻登记机构设立专区、服务点位等开展婚前保健专项宣传,全省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4.83%。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全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8.5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01%,产前筛查率98.78%,严重致残性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5年下降。加强儿童残疾早期筛查,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87%,听力筛查率99.8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45%。大力推进儿童致残性疾病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扎实做好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和康复救助,不断提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能力和效果,全省累计康复救助各类残疾儿童21.5万人次,服务总量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
在预防各类伤害致残方面,面向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普及伤害致残防控的科学知识、方法。加强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对国省道、县道平交路口存在视距不良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2.8万余处,集中整治大货车交通违法,全省共查处货车超载283.1万起,其中“百吨王”3.9万起。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精准确定重点行业企业,突出抓好工伤预防重点群体分级分类培训,全省重点行业工伤发生率较2020年底下降6.7%。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开展学校、幼儿园、社区、家庭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推广“四安全”儿童伤害综合干预;开展老年人跌倒干预和健康指导,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0%;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维护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空气、噪声污染治理,定期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化空气和声环境质量,2025年1—5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全省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平均为89.7%。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