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
超高清监控影像下,一枚山楂结石在小肠深处显露狰狞,内镜医生手持的器械游走在小肠深处,精准绞碎这颗“定时炸弹”,80岁的张阿姨免除了开刀之苦。
这是烟台业达医院无痛内镜科的日常一幕。从双气囊小肠镜勇闯消化道盲区,到多镜联合精准诊疗,再到消化道早癌筛查,业达医院正靠一系列深入“腹地”的黑科技侦察兵,让曾经凶险的胃肠疾病无处遁形。
小肠镜勇闯7米迂曲肠管
让患者免受开刀之苦
小肠曾被称为人体消化道的“最后盲区”,长达5-7米的迂曲肠管游离于人体腹腔,一度让医生束手无策,遇到难题往往只能手术切除。
2024年上半年,烟台业达医院引进先进的单气囊和双气囊小肠镜,勇闯“无人区”,可探及小肠最隐秘的角落,真正实现全消化道无死角诊疗。
15岁的彤彤(化名)就是这一利器的受益者。三个月前,彤彤打篮球时受到撞击,自感腹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肠壁水肿,用药物治疗得以缓解。三个月后,彤彤越发消瘦,大便时会有隐血,到业达医院后,医生果断采用小肠镜深入小肠进行检查,发现在空肠和回肠交界处有狭窄和溃疡。“小孩由于外伤导致这类病症很少见,好在小肠镜成像清晰,细节捕捉能力更强发现了端倪,否则很难想到是外伤导致。”无痛内镜科主任杜文贞说。
80岁的张阿姨日前因饭后多吃了些山楂导致肚子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小肠内多发团块,它们正是张阿姨进食了过量山楂形成的结石!考虑到张阿姨10年前做过胃癌手术,胃肠改道且幽门被切掉。杜文贞果断启用“秘密武器”——双气囊小肠镜,在操作空间约2厘米的肠道里,用小肠镜精准碎石,让老人免受开刀之苦。
这类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仅2025年上半年,烟台业达医院就治疗胃肠结石患者130多例。这一技术让以往只能通过手术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就可以进行碎石、将碎石排出体外,解决患者的病痛。
杜文贞正在为患者做无痛胃肠镜
先进设备赋能精准诊疗
每年约1.2万人受益
走进烟台业达医院无痛内镜科,科技感扑面而来:器械室内,悬吊系统上各式内镜集成一体,工作人员正在做清洗消毒处理;内镜室内,医生正手持器械,在屏幕前屏息操作,镜子精准直达病灶深处;患者则斜躺在床上安静入眠,管道经口腔自然插入,没有不适感。
近两年,业达医院在烟台率先引进多套最先进的内镜设备,这些设备如同侦察兵,精准定位检查并治疗部分病灶,能轻松应对从胃到十二指肠再到小肠、结直肠以及肝脏、胰腺等各类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还可以进行内镜下止血,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每年约有1.2万人通过这些设备得以诊疗、手术。
更厉害的是“双镜联合”的技术突破,直接赋能疑难病例救治。近日,一位90岁老人因胆总管结石来到业达医院,自述已经做过3次内镜取石手术,没成想结石反复发作。“反复碎石,反复长,形成恶性循环了。”老人家属很无奈。
在给老人进行内镜微创手术时,通过胆胰子镜检查发现,老人患有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给予子镜下精准活检,术后明确诊断,建议手术切除。“以前可疑胆管肿瘤的病人只有通过X线透视下刷检,诊断阳性率较低,现在引进胆胰子镜后可以直视检查,看得一清二楚,连黏液性肿瘤都不放过。”杜文贞说。
技术温度融化恐惧坚冰
消化道早癌筛查全程无感
烟台业达医院无痛内镜科的技术实力不仅体现在治疗层面,更深入检查领域,为患者筑起消化道肿瘤的预防防线,并用技术的温度,融化患者恐惧的坚冰。
早筛是抵御癌症的第一道防线。业达医院通过内镜等技术,在癌变早期或癌前病变阶段发现病灶,从而提高治愈率。“我们每年能通过早筛发现200多个病例,其中不到30岁就患胃肠癌的,能筛查出几例。早发现就可以早治疗,生存率大大提高。”杜文贞说。
“以前听说做胃肠镜很痛苦,一直拖着不敢来。这次体验了无痛内镜检查,原来睡一觉就做完了,一点感觉都没有,早知道这样早就来了!”近日刚刚完成检查的张先生由衷感慨。
这项技术的成熟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早期筛查的接受度,为消化道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特别适用于高危人群,如长期消化道症状、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者等,医生建议45岁以上,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不舒服症状的普通人群,要尽早做内镜早筛项目。
一次消化道早癌预防式检查,睡一觉醒来便知结果,全程无感,这已成为业达医院无痛内镜科备受患者推崇的服务亮点。作为烟台市重点专科,业达医院无痛内镜科通过先进设备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睡眠状态下一次性完成胃肠镜检查,极大减轻了传统检查带来的身心负担。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