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螃蟹宴

青未了 10-06 1861

文|王玉美

暮秋时节,金风送爽,桂子飘香,《红楼梦》中那场闻名遐迩的螃蟹宴,便在这样诗意的时节里徐徐铺展。当藕香榭的水榭里飘起蟹的鲜香,当姑娘们的诗笺上落下与蟹相关的词句,这场宴席便成了《红楼梦》中最鲜活的秋日印记。

螃蟹宴的缘起,带着几分随性与惬意。第三十八回中,因天气晴暖,贾母兴致大发,念着“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得又好,河里的水又清”,便提议在藕香榭设宴赏桂吃蟹。这提议一说,众人皆喜。凤姐最是麻利,立刻吩咐下去:“我和你们说,别高兴太早了,小心冻着。那螃蟹,今年就比往年的好,我已预备下了。”寥寥数语,既透着对众人的关切,也显露出她持家的周到。为了这场宴饮,府里上下忙碌起来:小丫头们提着小竹篮,将鲜活的螃蟹从后厨送到藕香榭;婆子们在水榭里摆开桌椅,桌上备好姜醋、热酒与各色点心;连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姑娘们,也按捺不住兴奋,早早地梳妆打扮,盼着这场秋日雅聚。

藕香榭的景致,为螃蟹宴添了不少韵味。这水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坐在里面,既能望见“河里的水又清,满眼的荷叶莲蓬”,又能闻到山坡上桂花的甜香。宴席开始前,宝玉带着黛玉、宝钗等人先在榭中赏景,只见“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秋风拂过,荷叶沙沙作响,桂花瓣儿随风飘落,有的落在水面,有的落在桌案旁,连空气里都满是秋日的清甜。这样的景致,让原本寻常的吃蟹,多了几分诗意与雅致,仿佛不是在贾府的园子里,而是在江南水乡的画舫中。

宴席一开,众人便抛开了平日里的规矩与拘谨,尽显随性与自在。这场螃蟹宴,最妙的莫过于“食蟹”与“赋诗”的结合。酒过三巡,蟹过五味,湘云提议以螃蟹为题作诗,众人纷纷响应。黛玉才思敏捷,提笔便写下“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的诗句,将蟹的形态与滋味写得生动传神。宝钗则另辟蹊径,写下“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看似咏蟹,实则暗含讽喻,引得众人连连称赞。宝玉虽不擅长作诗,却也凑趣写了一首,虽不及黛玉、宝钗的精妙,却也透着几分天真烂漫。姑娘们的诗句,或咏蟹之形,或赞蟹之味,或借蟹抒怀,让螃蟹宴不再只是单纯的口腹之欲,更成了一场充满文人雅趣的文化盛会。

这场螃蟹宴,是《红楼梦》中难得的轻松时刻,可热闹背后,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隐忧。凤姐布菜时,丫头来报贾赦请宝玉明日请安,暗示着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黛玉的体弱、湘云的寄人篱下,也让这场欢乐多了几分淡淡的哀愁。就像秋日的阳光,虽温暖明媚,却也预示着寒冬的临近。

责任编辑:徐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