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彩公益金“点亮”威海市特殊人群的“生命之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28 2726

9月26日,“福彩圆梦・益路花开”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项目采访团走进威海市社会福利中心,探寻这座集“医养康教护”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如何在福彩公益金的持续赋能下,将“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幼有所依”的民生承诺,转化为困难群体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希望。活动中,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与山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联合为该中心送上价值3.8万元的爱心物资,让福彩公益的暖流再度涌动。

作为威海市民政局所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与威海市复退军人康宁医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承载威海市儿童福利院、威海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职能,主院区2.7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凝结着1.59亿元的建设投入——其中,5282万元来自福彩公益金,为机构“一院多区、分类服务”的运营模式筑牢了硬件根基。从城乡特困、低保群体到复退军人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从18周岁以下孤弃儿童到流浪乞讨人员,再到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这里以“应收尽收、分类保障”的责任担当,构建起覆盖多类困难群体的民生保障网。

得益于福彩公益金的专项支持与精准投入,让威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特殊群体的“康复梦”有了坚实支撑。中心依托“爱心相伴 幸福港湾”党建品牌,科学划分4个病区,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项管理体系认证,在全省率先启动特困对象、低保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免费集中收治工作,年均收治患者超1100人次。为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中心创新建立“村居预警-县级统筹-中心收治”闭环管理机制,抽调骨干组建医疗巡诊小组,累计为全市困难群众开展精神障碍免费巡诊2000余人次;联合镇街党组织共建“精康融合康复社区友好镇”项目,精准服务130余人次。

“我在这儿住得很舒心,楼后还有小菜园,看着小苗长大,心里可甜了。” 在中心生活的曲文义老人,曾因腰椎问题陷入“家人无力照料”的困境,如今通过威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医疗小组的专业治疗,不到一个月便能下床活动。老人的获得感,正是中心“医养结合”服务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医养结合从不是‘医院 + 养老院’的简单叠加,而是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的全链条融合。”中心内科副主任陈芳介绍,除日常诊疗护理外,每周定期开展的健康讲座,从预防跌倒到合理膳食,将医疗保障渗透到养老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近期,山东省面向身体失能是中度程度以上的老年人试点开展养老消费补贴工作,其中机构养老补贴每月减免养老费用的40%,最高800元,进一步减轻了机构内老年人的支付压力。

对于困境儿童,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集中代养服务,为90余名特殊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联合教育部门设立特教班,年均开课1500节;链接市美协、舞协等专业资源开设“共享课堂”,打造“六色研学”党建品牌活动,年内开展特色课程60余场,惠及困境儿童近千人次,用专业与温暖为孩子们撑起 “成长蓝天”。

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落户 + 评残 + 供养”三位一体长期滞留人员安置机制,已为73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两证一卡”,解决了他们的户籍管理、特殊照护和基本医疗问题;推行“医、养、葬”一体化标准服务,让如今在院集中供养的59名人员,实现了“有所依、有所养”。

“中心每一项服务的拓展、每一次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福彩公益金的有力托举。” 威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曲桂贤坦言,中心超过1.5亿元总投资中,福彩公益金占比超三分之一,正是这笔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的资金,为硬件设施升级、服务功能拓展筑牢根基,让福利服务能更精准地触达每一位困难群体。

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之家”,到老年人的“颐养港湾”,再到困境儿童的“成长乐园”,威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实践,是福彩公益金赋能民生保障的生动注脚。如今,在齐鲁大地上,越来越多像该中心这样的项目,正以福彩公益金为纽带,将民生温暖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让公益福彩的底色愈发鲜亮。

责任编辑:姜素坤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