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9月29日,记者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的“深化工程造价改革 服务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闻通气会了解到,山东印发《〈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实施指引》《关于规范造价咨询活动 提高结算质量的通知》《关于实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等级动态评价的通知》等文件,持续推进工程造价改革,提高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水平,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关于规范造价咨询活动 提高结算质量的通知》明确了造价咨询服务低于成本价格竞标的认定标准,相关做法为全国首创。
打通工程计价新版标准
落地“最后一公里”
工程造价改革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介绍,去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以及9个专业的工程量计算标准在本月正式实施,为今后一个时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今年8月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实施指引》作为新标准在山东省的实施细则。
《实施指引》以一个真实的建设项目,从招标到结算的一系列造价管理活动为主线,聚焦招标工程量清单、最高投标限价、投标报价、竣工结算4个关键环节,分别作出规定,形成完整闭环的造价管理体系,为各方主体、各个环节都提供了明确的工作路径,畅通了新标准在山东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首次明确造价咨询服务
低于成本价格竞标的认定标准
作为工程建设的“账房先生”,造价咨询企业一头连着建设方一头连着施工方,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有效控制投资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21年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取消,企业数量迅速增长。王润晓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纳入统计的造价咨询企业1176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造价咨询业务收入80亿元。但在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业务类型同质化、咨询成果水平不高、专业人员素质单一等问题。
9月16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规范造价咨询活动提高结算质量的通知》聚焦造价咨询活动与结算管理,从建设、施工、造价等多个角度,围绕“营造市场环境”“做好前期造价管理”“提高过程管控和竣工结算质量”“统筹能力建设和监管服务”四个方面,提出12项具体要求,覆盖造价咨询与结算管理的各主体、全流程。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中心主任胡雪晶介绍,大多数的工程纠纷集中在结算阶段,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规范造价咨询活动为切入点,坚持系统思维,统筹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立足投资方、施工方、咨询方不同视角,聚焦市场、技术、合约不同维度,提出了提高结算质量的具体要求。
“针对当前行业内卷严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服务选用机制上,引导从比价格向比服务、比能力、比诚信转变。制约无底线价格战,明确低于成本价的判断方法,限制审减收费的幅度和占比。”胡雪晶说。记者了解到,《通知》首次明确了造价咨询服务低于成本价格竞标的认定标准,规定了审减服务收费的上限,相关做法在全国属于首创。《通知》还要求压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确保估算、概算、最高投标限价等前期造价文件编制规范、足额充分,同时支持造价咨询企业向前延伸服务,积极参与全链条造价管控,从源头消减竣工结算争议隐患。
科学、规范、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有助于推动企业带着“诚信名片”走出去,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山东持续探索构建以信用为核心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今年8月底发布了《关于实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等级动态评价的通知》。
胡雪晶介绍,《通知》完善了传统的信用评价工作机制,从周期性评价升级为动态评价。“体现在三个‘实时’:企业申报实时,企业可自愿、随时参与信用评价,解决年度性评价时效性不足问题;系统审核实时,优良、不良信息实时上传、实时审核、实时生效;结果实时,系统每日更新分数,企业信用等级实时发布。”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