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
今年的电影国庆档,《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持续领跑,《浪浪人生》《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等影片为家庭观影提供了更多选择,档期中段上映的《震耳欲聋》则以“黑马之姿”贡献了亮眼表现,丰富多彩的类型作品既能满足家庭观众的“合家欢”需求,也能适配观众的“个性化”审美。
家国情怀
国庆佳节观看电影,已成为一种“新民俗”,一批具有家国情怀的电影大片,满足了观众的合家欢期待。
今年国庆档,《志愿军:浴血和平》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延续了新主流大片的市场号召力,成为当之无愧的“大片担当”。《志愿军》三部曲由陈凯歌执导,全景式、多维度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从第一部“为何而战”的出兵决策,到第二部“以战止战”的铁原一役,再到第三部“边打边谈”的多线奋战,三部曲展现了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的始末。
作为该系列的终章,《志愿军:浴血和平》以120分钟的体量,不仅涵盖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前线战斗场景,还着力讲述谈判桌上的外交较量。影片中,158次大会,733次小会,5次中断,历时747天的谈判打破了世界军事史上最长停战谈判纪录,足见其不易,这是一场用智慧捍卫家国尊严的较量。影片通过谈判桌、战场、后勤等多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展现战争图景,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信念和气魄。
在延续系列恢宏战争场面的同时,《志愿军:浴血和平》深入挖掘战火中的人性光辉。吴本正为完成战友遗愿,在硝烟中执着寻找战友弟弟张孝文,却寻到一位“同名的陌生人”,他以师者身份护他成长、让他学习修理坦克;李晓紧握钥匙,是想守护和平年代的家园;姚庆祥盼拍一张照片,是想让母亲见证自己为和平奋斗的模样;黄继光未写完的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对和平的期盼。他们的喜怒哀乐、执念与遗憾,都与“和平”紧密相连,而这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想让家人安稳”的朴素心愿。这些细微却真挚的情感,构成了影片动人的情感底色。
类型突破
今年的电影国庆档,多部类型片以鲜明特色和过硬品质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突围,为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展现出中国电影类型化探索的丰硕成果。
《震耳欲聋》作为导演万力的银幕首秀,凭借其独特的题材选择和深刻的社会关怀,成为档期黑马。影片讲述檀健次饰演的律师李淇因出身聋人家庭,被卷入一场聋人反诈案中的故事。观众的目光始终被主角李淇内心的挣扎所牵引——他的名利欲望、对原生家庭的复杂情感、在正义与利益间的天平摇摆。“无声的世界,原来可以真的震耳欲聋。”一位观众在影评中写道。影片中,李淇与老马的对话,还有对吴阿姨的劝说,展现出来的那种无助与无奈,让许多观众动容落泪。
同属犯罪题材的,还有王安宇、张天爱主演的《毕正明的证明》。该片将主要场景聚焦在火车这个狭小空间中,讲述警察毕正明的卧底故事,兼具悬疑张力与黑色幽默。电影以扎实的剧作和凌厉的剪辑,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反扒故事,尽管后半段因加入过多情感戏而略显疲软,但仍成功维持了类型片的紧张感与可看性。值得一提的是,《毕正明的证明》不仅是王安宇的大银幕首秀,同时也是张天爱首次挑战反派角色,大胆的形象突破让角色更具看点。
黄渤、范丞丞、殷桃领衔主演的《浪浪人生》,则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讲述了一家人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笑中带泪的温馨故事,成为家庭观影的热门选择。影片主要讲述曾经叱咤小镇的“大哥”黄荣发突然发生意外只能靠轮椅行走,但他和家人都没有被命运的风浪裹挟,一家人各出奇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技术升级
电影题材类型的丰富,对于制作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特效制作到声音设计,多种前沿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今年国庆档影片的质量保驾护航,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刺杀小说家2》全片使用IMAX特制拍摄,在IMAX影院呈现比普通影院多26%的画面内容。这种技术运用使得云中城烟火、燃烧飞龙等东方奇幻场景更加震撼,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异世界。
《震耳欲聋》则通过AI技术实现声音设计的突破,影片30%的手语对白搭配低频音效模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听障群体的世界。一位观众感慨道:“很多音效上的处理都很恰到好处,让我们体验了不同的视角。”此外,影片还特别推出了“助听字幕版”和“无障碍版本”,通过不同颜色的角色字幕标注和专门录制的解说音轨,助力听障群体更好地欣赏电影,体现出颇具温度的人文关怀色彩。
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出演的港片《风林火山》,几乎集齐了商业大片的标志性元素,在惠州1:1搭建铜锣湾街区、采用IMAX胶片拍摄爆破戏等配置,更让影迷对其抱有极高期待。然而,这部带“绝版阵容”光环登场的影片,却在上映4天后仅斩获5000万票房,难以引发当下观众的情感共鸣,多平台预测其总票房勉强破亿。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始终需要与内容表达相辅相成。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