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寿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开启“数据驱动+存量增值”新赛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1:21 1283

李女士是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市场总监,2015年,在一位熟人保险代理人的推荐下,她购买了一份保额30万元的重疾险。“当时觉得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李女士回忆道,“30万元在那个时候看来,足以覆盖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甚至还能弥补一部分收入损失。”

十年光阴荏苒。李女士的职业生涯稳步上升,年薪从当年的2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50万元。她在杭州购置了一套价值600万元的房产,贷款余额还有380万元。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让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更加美满,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开支。

“直到去年公司组织体检,发现几个指标异常,我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女士说,“当我重新翻出那份保单时,震惊地发现30万元的保额在今天的医疗环境下,可能连一场大病的医疗费都不够。”

“我们每年按时缴纳保费,却从未收到过保障评估服务,”李女士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保险公司似乎更关心如何卖出新保单,而不是我们现有的保障是否足够。”

人生在动态变化——收入增长、家庭结构改变、负债增加,但保障水平却停留在过去,形成了巨大的“保障断层”。

这个场景背后,是人身保险业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行业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深耕”的关键期,百年人寿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适时推出,通过建设保单生命周期的客户数据分析能力,以提升存量复购为目标,进行精准前置核保,深挖服务价值,精准投放服务资源。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百年人寿聚焦客户经营的战略转型,更预示着整个行业服务模式的根本性重构。通过保单生命周期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该项目正在破解保险服务中“需求与供给错配”的世纪难题。

行业困局:增量时代的落幕与存量经营的阵痛

这场转型背后隐藏着严峻的行业痛点。纵观整个保险行业,对存量客户的深度开发一直缺乏有效手段。多数企业仍依赖新客户获取维持业务增长,导致经营成本高。保险公司拥有海量客户数据,却未能转化为精准的服务能力。业务人员带着产品找客户,而非针对客户需求配置服务,导致供需错位。

存量经营能力的不足不仅影响企业经营效益,更直接关系到金融稳定与民生保障。当客户真实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保单继续率下降、理赔纠纷增加等问题接踵而至,既损害行业信誉,也削弱了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在老龄化加速与家庭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存量客户的深度经营,让保险真正成为家庭风险的“防护网”,成为全行业亟待破解的命题。

破局之道:RPR项目的技术内核与服务重构

面对行业转型的迫切需求,百年人寿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的推出恰逢其时。该项目体现了保险业从销售导向向服务导向的战略转变。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保险的本质不是销售产品,而是管理人生风险。这个以“提升存量复购”为核心目标的创新项目,通过保单生命周期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构建了“数据洞察——需求匹配——精准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为破解存量经营困局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项目上线两个月以来的实践数据初步验证了其价值。2025年7、8月间,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已为434位客户完成精准保障配置。

项目的“保障缺口模型”通过整合客户基本信息、保单数据、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等多维度数据,运用模型算法自动识别客户在寿险、重疾、医疗、意外、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不足。与传统经验判断不同,这套系统获取客户人生各阶段的风险变化:从初入职场的单身青年到组建家庭的中青年,再到临近退休的中老年,在客户保单周年日时会根据客户目前信息自动更新风险画像,实现保障需求的精准捕捉。

前置核保机制的引入则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在传统流程中,客户提出投保需求后才进入核保环节,可能会因健康问题导致投保失败或保费增加。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则将核保环节前置,利用已有健康数据信息,提前完成部分核保流程。

前置核保机制不仅是客户权益的“守护者”,更是代理人展业的“技术靠山”,通过数字化工具为队伍提供全流程专业支撑,破解“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服务偏差”的行业痛点。传统展业中,代理人往往依赖个人经验判断客户投保可行性,既可能因对核保规则理解不深,向健康异常客户推荐无法承保的产品,引发客户不满;也可能因遗漏关键健康信息,导致客户后续理赔纠纷,损害自身职业信誉。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通过技术赋能,将核保专业能力“模块化”“工具化”,系统自动整合客户既往健康数据形成可视化的“健康风险画像”,针对不同客户生成的“核保预评估结果”,为代理人提供清晰的沟通逻辑。

最后,线索推送机制彻底打破了保险服务“投保即断联”的传统壁垒,让存量客户从“被动等待服务”转变为“主动获得适配权益”,真正实现以需求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守护。由系统自动生成包含“缺口类型、适配产品、核保结论”的服务线索,并触发代理人对接流程。

同时,线索推送机制为展业队伍提供了“数据导航式”的技术支撑,通过线索附带的服务话术模板、缺口数据将代理人从“盲目拓客”“经验展业”中解放出来,让展业队伍实现 “三大升级”:从“被动等待客户”到“主动挖掘需求”的角色升级,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的能力升级,从“单一销售”到“财务规划师”的价值升级。

行业价值:从业务创新到行业生态重塑

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的意义不仅是百年人寿在业务模式上的创新,也是其作为人身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五大金融”战略的具体实践。在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国家战略布局中,百年人寿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正展现出多维的社会价值。

传统保险服务容易向高净值客户倾斜,而普通客户的保障需求往往很可能被忽视。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通过数据驱动的服务模式,确保每个客户的真实需求都能被系统捕捉,无论其保单金额大小。这种“不看金额看需求”的服务理念,正是普惠金融“普之有度、惠之有方”的生动体现。

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更进一步将数字化能力渗透到客户服务的全流程中。从数据采集、模型运算到线索推送、服务落地,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数字技术对传统服务模式的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保险服务的“可追溯、可量化、可优化”。

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正在重塑保险公司的价值创造方式。传统模式下,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承保利差与投资收益,而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通过对存量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开辟了“服务增值——客户留存——价值增长”的新路径。这种模式转变,正是保险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型的核心要义。

未来展望:构建保险服务新生态

站在创新与变革的交汇点,百年人寿深刻认识到,RPR存量客户复购项目的推出不是终点,而是深度服务客户的新起点。这一项目标志着百年人寿从“产品供给者”向“风险管理伙伴”的战略转型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展望未来,百年人寿将继续深化RPR项目的创新应用。一方面,将拓展数据维度,整合客户多维数据,使保障缺口评估更加精准立体;另一方面,将优化服务触点,从保单周年日延伸至客户人生重要时刻,实现“准时”与“即时”服务的完美结合。

未来三年,百年人寿将重点推动RPR项目的持续迭代,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风险保障为本源,不断拓展保险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健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专业力量。

责任编辑:胡晓娟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