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台雪超 通讯员 张静
当国庆的“中国红”邂逅中秋的“团圆月”,有着“海上名山第一”美誉的崂山再次成为市民游客奔赴“诗和远方”的热门打卡地。来自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10月1日-8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从实景舞剧演出、沉浸式互动演艺、民俗文化雅集等文化活动的“润物无声”,到景区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一线的“倾心奉献”,双节假期的8天时间里,崂山风景区化身为兼具文化深度与服务温度的广阔舞台,以实际行动把“崂山故事”定格在山海风光里。
山海古迹活起来
把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度交融,双节假期里,独具崂山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成为吸引游客奔赴山海的核心魅力之一。
在华严游览区,当雨落而下,洒在实景舞台上,东晋高僧法显那跨越万水千山求法、泛舟归国终抵崂山的传奇经历,在衣袂翻飞与铿锵步履间被娓娓道来。这是崂山风景区与青岛演艺集团合作,深度挖掘东晋高僧法显的壮阔人生故事,所打造的实景沉浸式舞剧《法显归来》。游客置身其间,不再是旁观者,通过沉浸式体验,于山海之间读懂崂山承载的历史底蕴。
在太清游览区,同样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从书页中走出,化身为实景文旅短剧。这出由崂山风景区与青岛市话剧院合作创作的短剧,还原了“崂山道士学道”和“穿墙术”的奇幻场景,游客既可近观剧情起伏,更能在互动环节深度参与,亲历传说中的玄妙瞬间。帷幕落下后,不少游客来到太清宫那方著名的影壁前打卡留念,故事中的“穿墙奇谈”照进了现实。
从庄严的史诗到诙谐的志怪……近年来,崂山风景区对自身文化IP的挖掘与活化,显示出其文旅融合正走向更精细、更多元的维度。据统计,假期期间,景区共推出20余项以“山海明月 共迎华诞”为主题的文旅活动,除《法显归来》实景舞剧演出、《崂山道士之穿墙术》沉浸式互动演艺外,还有民俗文化雅集、“山海石韵”摩崖石刻展、“非遗进景区”展演、“潮玩双节”多彩市集、“雅韵中秋”游园会等。
以九水游览区的“山海石韵”摩崖石刻展为例,该项展览分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两大板块,用数字拓片、石刻模型等现代展陈手段,让那些镌刻在崖壁上的千年文字重焕光彩,成为可读、可感的“石头史书”。再如,巨峰游览区的“山海为证”祈福活动和非遗集市也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千余条承载着“福寿绵长”“立志成才”美好寓意的定制祈福带,被游客们系上栏杆,让山海见证真挚心愿,“崂山篆刻”“段氏蓝印花布”等非遗集市与舞扇表演,更让浓厚的文化氛围萦绕在崂山极巅。又如,崂山(大河东)客服中心前广场的崂山民俗文化雅集现场,20余个非遗展位错落排布,既有老手艺人的坚守传承,也有特色产品的创新表达,让游客在动手体验中触摸民俗温度,于山海清风中感受文化脉动……这种“传统+”模式,使得文化体验不再是观光的附庸,而成为吸引游客奔赴山海的核心要素。
节日氛围暖起来
双节假期,崂山风景区以“党员先锋岗”为旗帜,以“温情服务”为纽带,在山海之间铺展“安全有保障、服务有温度、节日有氛围”的双节画卷,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服务瞬间,让游客在山海间感受“家”的温暖。
“师傅,麻烦您帮我父亲推一下轮椅,前面有段路积水了。”10月4日,流清管理服务中心接到游客求助,流清林区党员志愿者吴新江立即推着老人沿绿色通道缓缓前行,避开积水路段时轻声提醒:“大爷,您扶好,这里有点滑,”并一路讲解票务政策,协助购买门票,临别时老人握着他的手连声道:“比自家孩子想得还周到。”
“车辆请往这边行驶,谢谢配合。”“下雨天路滑,大家登山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10月5日上午7时30分许,通往景区的旅游专用路还笼罩在蒙蒙细雨中,仰口管理服务中心秩序管理科工作人员王俊华便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是王俊华2019年底转业至景区工作后的第6个国庆节,也是他第6次坚守在国庆假期一线。“下雨也没有阻挡游客们的出行热情,假期这几天,仰口游览区车辆通行压力明显增加,我和同事们全员上岗,确保大家都能有一个安全、愉快的游览体验。”被雨水打湿的柏油路上,王俊华的身影格外忙碌,一会儿在路口疏导涌入景区的车流,一会儿又来到入口处耐心提醒游客。
节日期间,类似的温情场景在崂山风景区随处可见。比如,在巨峰游览区,接到游客遗失物品的求助后,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及时帮助游客寻回失物,传递贴心服务的温度;在九水游览区,工作人员一早便熬煮好一锅锅暖心姜汤,把景区的温暖关怀主动递到游客们手中……
据介绍,景区坚持“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一切”,深化“崂山‘锋’景”党建品牌,组建了10余支红色志愿服务队,设置32处党员示范岗、16处先锋团队岗和多处雷锋志愿服务岗,分区划片设立30余个“党建责任区”,责任区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也正是在这些场景中,“党员示范岗”“红色志愿服务队”成为市民游客危急时刻的“红色脊梁”与风雨中的“暖心依靠”。
秋日崂山约起来
双节假期的热闹虽已落幕,崂山的山海之约却不会散场。随着时节推移,这片山海正悄然换上一年中最绚烂的秋装,以更加沉静而丰盈的姿态,迎接新一轮奔赴与相遇。
太清宫千年银杏即将洒落满地金黄,巨峰层林尽染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九水游览区“十里画廊”的枫红与碧水相映成趣……秋日的崂山,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季节的诗意。记者从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获悉,延续双节假期的文旅热度,接下来,景区将持续推出多主题、多线路的秋季特色体验活动。无论是登高赏秋、摄影采风,还是禅意漫步、文化寻踪,让每名游客都能在崂山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同时,崂山风景区还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让市民游客的秋日之旅更舒心。其中,景区精心打造的“食宿导览”小程序已于近日上线运行,不断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优化景区服务体系。据悉,该小程序聚焦游客“吃、住、购”核心需求,整合景区内优质经营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起游客与经营业户之间的高效对接桥梁,进一步丰富了崂山风景区智慧旅游服务内容。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