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检察机关:“十四五”时期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8530件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7:12 124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栾海明

10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司法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法治山东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

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副检察长衣光军介绍,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山东的重大历史使命。“十四五”时期,我们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530件,17起案件入选全国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省检察院制定了服务保障先行区建设21项举措。

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服务保障“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重点工作,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65件,推动检察公益诉讼条款写入《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深化开展“守护海洋”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聚焦海岸带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46件,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治理和海洋产业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山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围绕农业面源污染、乡村人居环境等“三农”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项行动,促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

坚持检察公益诉讼“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定位,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6255件,行政机关对检察建议回复整改率达99%。坚持“当诉则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51件,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

注重加强协作配合,汇聚公益保护法治合力,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积极争取69个市县党委、人大、政府出台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文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探索建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检在全国推广。

下一步,将进一步着眼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专业化优势,以及4678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检察公益诉讼的社会助力作用,强化科技赋能,积极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以服务保障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先行区建设,为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责任编辑:袁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