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没什么不舒服,咋就查出癌了?”这是许多消化道肿瘤患者确诊时的共同困惑。而这背后,藏着大多数消化道早癌“沉默生长”的残酷真相。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魏志表示,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国家之一,尤其随着年龄增长,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也会升高。值得警惕的是,消化道肿瘤早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当出现便血、腹痛、消瘦、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大多意味着肿瘤已进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尽管消化道早癌善于伪装,但并非不治之症!若能在早期通过筛查发现,借助内镜下微创治疗等手段,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主动筛查、及早发现。
胃肠镜检查
揪出消化道早癌的蛛丝马迹
胃肠镜可对消化道进行直接观察,如有病变,直接锁定,可发现小至1~2mm的黏膜糜烂、息肉或早癌灶,精准度高。对于有潜在癌变风险的病变,甚至是已经癌变的早期病灶都可以通过内镜切除。
● 胃镜检查——经口腔插入胃镜
可以发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病变,并且可以对可疑部位取组织做病理检查。
● 肠镜检查——经肛门插入肠镜
用于诊断肠炎、肠息肉、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检查中可直接切除小息肉。
何时安排胃肠镜检查?
这类人群建议立即做!
1.普通健康人群——40岁为界
40岁之后,胃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45岁之后,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40岁左右做一次筛查。
2.有警报症状的人群——立即检查
腹痛、腹胀、便血、黑便、消瘦、贫血、吞咽困难、大便习惯改变等;长期消化不良,服药效果不佳者。
3.高危风险人群——提前及定期检查
①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有胃癌、肠癌病史。
②癌前疾病:本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史。
③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爱吃腌制烧烤食物。
胃肠镜检查分为普通和无痛两种,患者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其中,无痛需静脉麻醉,需提前评估身体状况。准备做胃肠镜之前,除了严格遵医嘱调整饮食、做好清肠,还要提前告知医生用药情况——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含活血化瘀成分的药物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或停药,避免检查时出血风险。
魏志提醒,除了定期筛查,积极治疗慢性消化道疾病之外,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精神紧张;坚持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做好体重管理,从生活细节上筑牢防线。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